2016年5月25日星期三

冰室的傳奇(2)


                                                                                     另一幅橫頭磡邨20座龍園冰室的照片。冰室外的露天茶座為當時的特色之一。


《冰室的由來》

    在香港歷史上,並沒有記載關於首間冰室建立的歷史。而冰室的由來,總共有數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梁啟超在1911年從日本回國後,並沒有選擇住在北京,反而選擇住在天津。他在天津築起了兩層式的意大利樓房居住。並將樓房起名為飲冰室。此名是來自莊子一書:「今吾朝受命而夕飮冰,吾其內熱乎?」以表其憂國憂民之心。由此自號為飲冰室主人。據說多年之後,梁啟超的同鄉(同為廣東新會人)效法梁啟超,以飲冰室為名,開設售賣冷飮和小食的餐廳,自此風行於沿海一帶的地方。

    而第二種說法就是,大約50年代左右,香港已經有不少西餐廳的出現。而這些西餐廳通常都是高級餐廳來的。由於價錢昂貴,所以並不是普羅大眾市民能夠負擔得起的。而且這些西餐廳(或高級餐廳)一般只招待洋人,華人是恕不招待的,帶有歧視的眼光。於是就有人靈機一觸,仿效西餐廳(或高級餐廳)的做法,經營起大排檔(大牌檔)來。為華人提供較為廉價的西餐美食。是為冰室的前身。及後這些西式大排檔(大牌檔)搬到舖頭入面去經營,由於有別於一般西餐廳(或高級餐廳)的緣故,於是就將之取名為冰室了。

~~~~~~~~

    這兩種說法,我覺得第二種說法較為可信。首先,梁啟超的同鄉效法梁啟超,以飲冰室為名,開設售賣冷飮和小食的餐廳。既然是餐廳,那就不是冰室了。極其量只是以飲冰室為名,但並非以冰室為實。頂多只是一間餐廳而已,根本就不能直稱為冰室。一來,這是否事實也成問題。二來,這種講法亦甚為牽強,不合乎邏輯。

    而老港滋味一書卻照搬無誤,以飲冰室之說為金科玉律,硬將安樂園稱為安樂園飲冰室(P.17頁),以圓其說。但只見其他的(見西餐廳、餐室、冰室的列表)卻沒有一間稱為飲冰室的。難道當時就只有一間安樂園被稱為飲冰室了嗎?這種說法不攻也自破了!再講,第115頁所講的多是用餐廳、餐室和咖啡室的名字,豈不是自打嘴巴,不能自圓其說了。如果當時飲冰室之說真是成立的話,應該會有大量飲冰室的出現。但是實際上,當時就只有餐廳、餐室和咖啡室的出現而已。這就證明,飲冰室之說不能夠成立了。

    反而當時,洋人(西人)排華的氣氛濃厚。甚至將華人與狗並列,帶有強烈的歧視色彩。一般西餐廳(或高級餐廳)只招待洋人,華人自然心生不憤了。當然,我並不排除老港滋味一書第115頁所講,香港淪陷時期,一些餐廳因為水淨鵝飛而要向華人招手。但終究那段時期只有3年零8個月,是不能夠反映出全部的事實的。再講,香港重光之後,大體上這些西餐廳(或高級餐廳)還會不會再次優待華人呢?在我看,故態復萌的居多了。所以,第二種說法無論在環境、氣氛上都較為切合當時的景況,可信的程度自然較高了。

吳獅皇
(2016年5月25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