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

對日本毒可樂殺人事件的分析

 


由於當年70年代,日本指紋系統不如現在般比較完備,因此想要靠指紋緝兇相較現在是困難得多。我嘗試用推理的角度去進行分析。

1)在這件案件中,最值得可疑的是名叫森崎的男人。首先他説在上班途中發現一個自動售貨機的上面有一樽未曾開封的可樂。其實這只是他一面之詞而已。當時有沒有其他人目睹?或作見證?

2)其次據説他中毒的情況與之前數宗氰化鈉中毒事件並不符合,兇手會突然之間改變行兇的策略嗎?既然之前都是用氰化鈉去落毒的話,突然間改變豈不是很奇怪嗎?而且之後也沒有出現過與森崎同類的事件,除非兇手就是森崎本人了。因為只有兇手本人才可以做到,兇手當然不會想自己陷入生命危險的境地了。

3)及後最終他可能終於醒悟過來,最後選擇了畏罪自殺的路。而他家人的說法是因為他感到非常羞愧於是就自殺了。這只是家人的說法,有沒有遺書之類可以證明?因為就算這件事情確實有一點丟臉,但也不至於要自殺吧。所以當時亦有説法是,他是畏罪自殺的。

4)還有一點可以支持上述第3點。因為自從森崎自殺了之後就再沒有出現過毒可樂的事件了。或者出現相類似的案件了。所以最有可疑的就是名叫森崎的男人了。

~~~~~~~~

5)而之後發生的毒朱古力(巧克力)事件,落毒的人真的是同一個人嗎?因為兇手突然之間改變行兇的策略,由可樂改變為朱古力(巧克力),這有違了之前兇手行兇的風格。因為飲品和食品是兩種不同的類型來的。

6)其次是發現朱古力(巧克力)的人也是很有可疑。因為他説在樓梯口發現了一箱朱古力(巧克力)。其實這只是他一面之詞而已,當時有沒有其他人看到?

7)還有這名男子很快地就將朱古力(巧克力)與之前毒可樂的事件串連在一起,這不是很奇怪嗎?所以當時日本警方也就不以為然。

8)而最大的破綻就是每一塊朱古力(巧克力)的外裝都印有一句話:「天誅驕傲而醜陋的日本人。」這不是過分明顯嗎?如果裡面合計只是得一句話還可以理解,但是如今卻是每一塊朱古力(巧克力)都有,好像生怕別人看不見似的。這很明顯想引導人與之前毒可樂的事件串連在一起了。

9)然而之前毒可樂的事件,兇手並沒有留下一言片語,反而毒朱古力(巧克力)事件就這麼高調放話出來,行兇風格上明顯不合。

10)所以這兩宗毒朱古力(巧克力)事件極有可能是模仿作案,既非之前的兇手所為,是另外一個人做的。

~~~~~~~~

吳獅皇

(2023年3月22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