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星期日
從前我就知道有生活手帖這本知名的雜誌存在了
從前在《橫頭磡的時候》,有一日在《電視機》面前看到《一個節目》正在訪問《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的《創辦人》《大橋鎮子》。從中得知道有關《這一本生活雜誌的故事》。就在我看過《當家姐姐的小說劇集》之後,從中勾起了《我的童年回憶》。《當家姐姐的小說劇集》就是根據《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的《創辦人》《大橋鎮子》和《花森安治》的故事所改編而成。當時《這一本以家庭生活為主的雜誌》在《日本》國內非常有名。其名聲更達至海外。《這一本生活手帖》的前身原為《Style Book》(1946年6月創刊)和《美麗的生活手帖》(1948年9月創刊)據說是因為將《生活》、《手帖》誤記在一起因而命名。最終《這本雜誌》就在(1953年11月)正式更名為《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而其《出版社》由(1946年3月)在(東京銀座8丁目)(日吉大樓3樓)所創辦的《衣裳硏究所》亦在(1948年8月)正式更名為《生活手帖社》。當時,《日本》戰後《生活物資》短缺,《市民的生活》在在遇到困難。《大橋鎮子》和《花森安治》歷經戰爭,感受至深。於是就決定創辦《一本雜誌》,旨在希望提升《日本人的生活質素》和《女性審美的眼光》。所以《這一本雜誌》開頭之初,就著重介紹《手作傢俬》以及關於《縫製衣服的技巧和知識》。之後,《日本經濟》開始慢慢復原並且有所成長(當時《日本經濟》早過《香港經濟》起飛大約10幾20年)。《日本的物質》亦開始富裕起來。而《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這一本雜誌》亦開始介紹很多《優質生活物品》給《讀者》,因而獲得《讀者》普遍的支持。一時而成為當時極受《讀者》歡迎的刊物。記得在《橫頭磡的時候》,當時《這一個節目》在訪問《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的《創辦人》《大橋鎮子》時,《花森安治》(1911-1978)已經離世了。《花森安治》先生原為《這一本雜誌》的《總編輯》(1946-1978),他離世之後身為《社長》的《大橋鎮子》女士就身兼《社長》和《總編輯》(1978-2006)之職,獨力支撐著《出版社》和繼續發行《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這一本雜誌》。在失去《重要拍檔》和《伙伴》的時候,當時《大橋鎮子》女士何等堅強。難怪《這一本雜誌》能夠成功。《大橋鎮子》女士接手《總編輯》一職之後,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一做就是28年。一直到2006年才退下來。而《大橋鎮子》(1920-2013)女士亦於2013年與世長辭。《這一本雜誌》的成功,是為《日本市民生活的幸福》為依歸,而並非純粹為賺錢。而且《這一本雜誌》從來就《不賣廣告》,所以《這一本雜誌》當時的確是《非常獨特的一本雜誌》來的。能夠《不賣廣告》就一直生存到的《雜誌》,惟有《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而難覓其他的了。時至今天,《互聯網》極為興盛,《書報業》叫苦連天的時候,《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這一本雜誌》依然在發行。不禁令人為之驚嘆。這實在要歸功於《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的《創辦人》《大橋鎮子》和《花森安治》多年的努力,才會有今日的成果。
吳獅皇
(2018年10月28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