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列出18個土地供應選項諮詢公眾為期5個月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列出18個土地供應選項。由(2018年4月26日)起諮詢公眾為期5個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本港土地短缺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水深火熱,長遠本港仍缺乏最少1200公頃土地。他又表示,並無單一方案能解決,要多管齊下,沒有一個選擇是無痛,社會要有勇氣作出決定。小組會以最大廣度和深度去接觸市民,會舉行100場公眾活動,包括接觸基層、青年、沉默大多數、關注團體等。
~~~~~~~~
《短中期土地供應選項》(大約未來10年土地供應)
1)新界棕地。
2)私人新界農地儲備。
3)私人遊樂場地契用地。
4)重置整合佔地廣的康樂設施。
~~~~~~~~
《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大約未來10年-30年土地供應)
1)維港以外填海。
2)東大嶼都會。
3)岩洞和地下空間。
4)新界新發展區。
5)香港內港碼頭用地。
6)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兩個試點。
~~~~~~~~
《概念性選項》(未能確定土地供應時間和數量)
1)長遠發展香港內港碼頭用地和鄰近土地。
2)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其他的試點。
3)增加鄉村式發展地帶的發展密度。
4)在現有運輸基建設施上蓋發展。
5)發展公共事業設施用地。
6)重置葵青貨櫃碼頭。
7)葵青貨櫃碼頭上蓋發展。
8)填平部分船灣淡水湖作新市鎮發展。
(如果是《短中期土地供應選項》的話,1-4我會全選{不過以4而言,如果該康樂設施內的籃球場、足球場是多人使用兼且區內康樂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就要慎重處理,不能夠貿然拆掉了}。而《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的話,我會選擇1,2,4,5{如果用3來建屋的話,我認為不適合}。最後《概念性選項》的話,我會選擇1,3,5和6{因為7有技術性的問題。如果整個貨櫃碼頭搬走的話,起屋才能夠有更好的規劃}。)
吳獅皇
(2018年4月27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