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星期四

浸大學生事件餘波未了


    浸大學生因普通話輍免試合格率低一度佔領語文中心兼爆粗辱罵老師。事件除引起傳媒廣泛報道之外,社會大眾亦非常關注事件。浸大校方經過初歩查證之後,浸大校長最後勒令兩名學生暫時停學,直到完成紀律聆訊為止。然而兩名學生得知被暫時停學後,姓劉和姓陳學生其後會見傳媒,表示對校方的決定感到震驚和不可接受。二人又認為校方的決定是政治打壓。而多間大專院校學生會亦發表聲明,批評校方的決定會造成寒蟬效應,收窄校園言論自由。其後有浸大學生公佈會在(2018年1月26日)發起罷課行動以聲援兩名學生(最新消息指浸大學生會發起集會遊行,暫時無罷課的計劃{補充})。另外,在(2018年1月24日)晚上,港大民主牆上突然貼有辱罵浸大校長錢大康的字句(其後中大民主牆、城大民主牆和浸大校園都出現類似的字句{補充}),浸大學生事件餘波未了。然而,學生做錯事理應接受處分。小學中學都有記缺點記過和趕出校的處分了,更何況是最高學府大學呢?所以,浸大校長最後勒令兩名學生暫時停學(又不是趕出校),以一校之長的身份而言做法是恰當的。不然的話,豈不是連小學中學也有樣學樣,教育界就會大亂了。學生有不滿可以理解。學生亦可以在校園內集會以示不滿。然而佔領語文中心兼爆粗辱罵老師這些行為實在太過份和要不得。就連老師的尊嚴也被踐踏,換轉學生是老師的話會有何感受呢?所以學生做錯了,理應接受處分,這是無可推諉的。而這些行為亦不會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學校為何要有尊師重道,規則以及秩序,因為要這樣才能夠維持到學校的運作。不然的話,學生可以亂來的話,學校就會變成不是學校了。同樣道理,如果社會沒有法律的話,人人可以亂來的話,社會就會變成不是社會了。因為到時社會都變成崩潰了。而學校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更應該把守最後一關,不然將來學生出到社會就會發生大問題了。學生在這件事上的確要反思一下。

《相關新聞》
https://hk.news.yahoo.com/%E5%85%A9%E6%B5%B8%E5%A4%A7%E7%94%9F%E8%BE%B1%E5%B8%AB%E5%8D%B3%E6%99%82%E5%81%9C%E5%AD%B8-214500440.html

吳獅皇
(2018年1月25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