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星期四
類似72家房客的共住模式反應大 網民怒罵之餘絕大部分均認為不可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上任之後,隨即提出2個新建議,但就惹來市民極大的反應和迴響。首先他提出由非牟利機構和慈善基金去租用唐樓的單位,然後再將單位劃為幾個獨立住房,以比較衛生和安全的合法劏房形式租出(預計每個獨立住房的面積為百多呎)。其次是,考慮以類似72家房客的共住模式,推行同屋共住的概念,即是多個家庭同住在一個單位。有各自的私人空間,但同時要共用廚房和廁所。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首先講頭一個方案,第一,網民的意見是唐樓單位的業主會否坐地起價,開出昂貴的租金。第二,唐樓環境複雜,走火消防是個大問題,萬一有起事來誰能負責。第三,起碼要租用大量的唐樓單位,才能見到成效。如只有少量單位幫助實在有限。
而網上youtube的片段中,蕭若元先生的說話正正補充了其餘的點。第一,他認為要改劃唐樓的單位為合法劏房費用會不菲。因為原本劏房就不是合法的。如果要跟足政府水務、消防的條例去做的話,會用好多錢。第二,劏房內的獨立住房如果要整廁所的話,費用會相當驚人。第三,要租用唐樓的單位一定要租長約,如果只是租幾年的話,到時要還原單位更煩人兼且費用亦驚人。這些費用大到...倒不如直接出錢資助他們出去租二,三百呎房好過。
其次講第二個方案,第一,網民的意見是這個方案(所謂新橋),是倒退50年。有網民認為是民生倒退到從前50-60年代。第二,多個家庭同住在一個單位只會產生爭執、磨擦。吳楚帆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當年獅子山下的精神-守望相助,已經不復存在了。第三,共用廚房和廁所,可能會爭吵起來。如果廁所污糟了誰來清潔負責。第四,多個家庭同住在一個單位,不同的人住在一起,品流複雜。小孩會好危險,父母出外工作會更加擔心。第五,亦有網民建議不如起徙置區解決問題。當然亦有網民狠狠怒罵,甚至用粗口問候了(這裡不列出來)。網民對此反應如此之大是近期比較罕見的。證明局長的建議,絕大部分的網民均認為不可行了。
~~~~~~~~
(而我的建議是-增建新徙置區來解決問題。)
樓型上:1)要以屋邨的形式展示出來(應該要有起碼10座、8座的規模)。
2)樓層的高度和外型要與公共屋邨有分別(不是起7層樓,一定是多過7層)(不過如果政府有地去起的話,起回7層樓不太密集也是可以的)。
3)要長久性的存在(以長時間達到紓緩的目的)。
單位上:1)有獨立的居住單位。
2)有獨立的廁廚。
3)單位面積一定細個公屋以作區別。
4)人口多的話可獲分配相連單位。
樓層規劃上:1)我會比較傾向長型的設計。
2)因為容易做到公眾露台和冷巷的活動空間。
樓下的規劃上:1)要增設樓下商舖。
2)要增建休憩公園和兒童遊樂場。
附近規劃上:1)要增設小販特准經營的區域。
2)要增設街市。
(樓下商舖、小販特准經營的區域以及街市均有助居民自力更生。)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還可以考慮興建學校、交通配套等設施的安排。)
訂明:1)只是過渡性質。
2)住户輪候到公屋(公共屋邨)就要遷出。
3)給後面有需要的基層市民入住。
4)是接駁上(公共屋邨)的階梯。
5)會一直與(公共屋邨)雙線並行。
~~~~~~~~
我這個建議既是取用舊時的智慧以舊帶新,以求打破一直以來在香港積存的房屋問題。因為現今這個社會就是缺乏了從前那種徙置區式的房屋(後來的中轉屋根本無得比)。如果能夠增建新徙置區的話,定必能夠大大紓緩到香港房屋的緊張問題了。
《相關新聞》
https://hk.news.yahoo.com/%E9%99%B3%E5%B8%86%E5%80%A1-%E4%B8%83%E5%8D%81%E4%BA%8C%E5%AE%B6%E6%88%BF%E5%AE%A2-%E5%BC%8F%E5%85%B1%E4%BD%8F-221112660.html
吳獅皇
(2017年7月13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