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吳獅皇箴言集(60)-如果(3)
《屋邨與環境-從打造屋邨小社區出發》
如果以後所起的屋邨,能夠有番咁上下的規模,兼且周圍的配套設施做得好的話就好了。香港這一個彈丸之地,從來都是地少人多的。但是,從前公共屋邨(包括徙置區、廉租屋邨)的規劃一點兒也不馬虎。只要睇翻舊時的照片就可以知道了。幾乎每一個屋邨都有番咁上下的規模。多數都在10座以上。而且在屋邨規劃的同時,亦兼顧到周圍附近配套設施的需要。商舖、街市、學校(包括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和公園遊樂場(包括康體的設施)等的設施。在交通上亦有巴士、小巴可以直達,絕對做到交通便利。屋邨屋邨唔單止是屋邨咁簡單,而且還能夠做到一個小社區。令居民產生凝聚力和歸屬感。
不過,自從市區土地開始飽和之後,政府再難覓得大塊土地去大規模興建公屋了。正如之前一篇所講,今後只能夠從新界方面、離島方面和填海、起人工島這幾方面着手了。如果今後政府在這幾方面覓得大塊土地的話,應該優先考慮去起有番咁上下規模的屋邨的。以實際情況而言,要起20座或以上的確有困難。但起碼也應該有10座8座的規模。因為這樣才像一個屋邨吧。
要將新起的屋邨發展成一個小社區,的而且確要有一定的規模才能夠做到。令居民產生凝聚力和歸屬感,再一次打造屋邨的興旺,是政府應該要做到的。不過,單是屋邨的規模還是不夠,必需再加上周圍附近配套設施的安排,二者結合成一體,這樣才能夠大功告成。由屋邨發展成一個小社區,再一次從屋邨小社區出發,使到屋邨變成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吳獅皇
(2016年9月7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