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燈籠》當時計有《圓型》和《花型》。
還有《三角型》。
當然唔少得還有《正方型》了。
到後來,《傳統燈籠》亦發展到更加艶麗的《燈籠》。可惜此時《傳統燈籠》亦開始慢慢式微了...實在感慨唏噓萬分!
中秋時節,除了食月餅之外,玩燈籠就是最盛行的玩意之一了。還記得當時將蠟燭放入燈籠裏面最中間的位置(用鐵片夾緊),點著蠟燭後再將繩子提起,整個燈籠就成型了。用手提著或用竹枝挑著光亮亮的燈籠就已經很開心了...
《手作燈籠》
記得童年時在《橫頭磡》的時候,在小學《美勞堂》老師曾經教過手作整燈籠。只要幾張《玻璃紙》、幾條幼竹枝、兩塊小鐵片(可以屈的)和一枝《膠水》(白膠漿!?),就可以輕易製作出《燈籠》了。依稀記得當時所整的是《楊桃燈籠》來的。但就不太記得是否硬性規定一定要整楊桃,還是可以自由創作了。尤記得當時我所製作的是《紅色楊桃燈籠》,最後還可以帶回家成了我的《私家燈籠》了。那種開心和滿足感實在是難以言喻的。
《傳統燈籠》
當時,其實所玩到的一般都是傳統的燈籠。即是要用手拉起,燈籠才會成型的那種《傳統燈籠》。但當未拉起時,這種燈籠是成一塊狀的。到拉起後整個樣子就會有所不同。而且一般都是顏色鮮艷的,當點著蠟燭後就會展現出更加美麗的色彩了。
《在冷巷玩燈籠》
當到《中秋節》晚上的時候,《冷巷》亦成了小孩和大人活動的地方。而我家就最方便了,因為隔離就是《冷巷》了。正正就是一出家門,就是《冷巷》的地方。我和弟弟主要亦是在《冷巷》處玩《燈籠》的。只要用手提著或用竹枝挑著光亮亮的燈籠就已經很開心了!其實快樂就是這麼簡單!根本就無需要嘆什麽高級的玩意、吃什麼高級的食物就已經得到了。
《註1》:這種《傳統燈籠》,當時在形狀上是有數款的顏色色樣。不過其中一樣最大優點就是,顏色鮮艷,悅人的眼目。小孩看見自然就會喜歡上了。
《註2》:到後來,曾經出過一些《電子燈籠》(不同造型的電子燈籠),但始終無法和《傳統燈籠》相提並論。入電芯開著燈膽,試問又怎及點著蠟燭的《燈籠》好玩呢?
《註3》:依稀記得,我們一家和外婆亦曾經試過在《摩士公園3號公園》去賞月的。《食月餅》、《玩燈籠》,也曾試過玩《電子燈籠》。但感覺上《電子燈籠》實在無法和《傳統燈籠》相比。還是覺得《傳統燈籠》感覺上比較好玩。
《註4》:再後來,《傳統燈籠》(即是以點蠟燭為主的燈籠)亦多了許多不同的造型。但此時已經變成由《玻璃紙燈籠》等不同造型的《燈籠》分支開去了。反而最傳統的《燈籠》(拉起式的燈籠)開始備受冷落,甚至乎式微了...不過,在我印象之中,始終覺得拉起式的《傳統燈籠》是最好玩,最有味道了。其地位絕對是其他《燈籠》所無法代替的。
吳獅皇
(2015年9月18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