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的精神》,直到如今我還是喜歡這樣的稱法。既非獅子山精神,也非香港精神,無錯由始至終都是獅子山下的精神!當中下字是很重要的形容詞。下,就是下面的意思。這個字非常重要!如果少了一個下字,整個意思都被抹殺掉了!所以,獅子山精神的稱法是錯誤的。至於香港精神,我也不喜歡這樣的稱法。雖然,獅子山下是隱喻為整個香港,然而卻沒有獅子山下這樣形容來得貼切!那樣情景、那個精神,都是發生在獅子山下徙置區屋邨裡。
所以,下字是很重要的形容詞。到底,在獅子山下面有什麼呢?從前,在獅子山下面都是徙置區屋邨來的。當中尤其是橫頭磡邨,就最接近獅子山了。那樣的情景和那個精神,就是發生在這裡。那麼,《獅子山下的精神》又是什麼呢?從前的橫頭磡邨,居住環境以及衛生都是很差的。居住單位面積狹小,就算是一家幾口都會覺得擠迫,更何況有些更是一家十幾口!而去廁所以及要去洗澡,這兩處地方都是公家的。可想而知,衛生環境是如何了!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了《獅子山下的精神》!
而獅子山下其中一種精神,就是守望相助了。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如果父母同時有事要外出的話,隔離鄰舍多數都會幫忙看顧著他們的孩子的。或是親身看顧,或是在一旁留意著,免得孩子遭遇到傷害!當時,這一種精神真是難得,更是難能可貴!所以,這一種精神是不可以失去的!更加要一直承傳下去。
吳獅皇
(2014年12月17日)
依家港人高喊獅子山精神,但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爾虞我詐,政棍橫行,當年純樸之風,互相幫助的情景,無以復再!
回覆刪除但我依然相信,仍然會有人承傳了這一種精神,希望能夠代代相傳下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