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勸告
自從《學聯》等代表一方與《特區政府》進行過第一次對話之後,就再沒有與《特區政府》進行對話了。及後,《學聯》及《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擬在佔領區內進行《公投》。不過就在進行《公投》的當日(星期日)之前一刻,突然宣佈擱置計劃,並向所有佔領區內示威的學生和市民躹躬道歉。其實,宣佈擱置計劃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萬一真的進行《公投》的話,勢必令到立場不能再有轉彎的餘地了,這樣做只會令《佔領行動》更加大為不利,更加自封了退卻的道路。
不過來到昨日,《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和陳健民均不約而同地宣佈會返回所屬的大學復教。又表明會將佔領區的指揮權以及整個運動交棒予《學聯》和《學民思潮》。他們強調這樣做並非退場。然而,從他們的說話中,似乎已經隱約看到他們與《學聯》以及《學民思潮》之間立場已經有分歧了。
還有就是,一向支持《佔中》的泛民議員,亦開始有微言。對《雙學》的不滿已接近《臨界點》。其中,有泛民人士指出,《學聯》昨日下午宣讀要求與《特區政府》重開對話的公開信,但就在事前大約一小時才知會泛民撐場。還有早前《學聯》自行宣佈會發動五區總辭,要求泛民議員配合辭職,均令到泛民大感不滿。
觀乎這一個月來,《學聯》和《學民思潮》的強硬立場和飄忽的態度,不但令《佔中三子》感到意興闌珊,相信就連電視機面前的觀眾也感到愕然!就連一向支持《佔中》的泛民議員,亦開始有微言。如此下去的話,《學聯》以及《學民思潮》勢必被孤立。如果他們到此刻還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的話,這場運動勢必失敗!
綜觀原因,有以下各點:
1)《學聯》以及《學民思潮》所表明的立場太強硬了。令到自己本身以及示威的學生和市民沒有轉彎的餘地。有民主理想是好事,但有無想過爭取不到的時候要如何做呢?
2)《佔領行動》中缺乏了一個當然的領袖,以致整個運動缺乏了一套完整的策略。沒有歩驟一歩一歩地去追求。只一味用脅迫的手段,但就缺少了策略,怎會成功?
3)如果立場太強硬的話,就會妨礙了雙方的對話。沒有對話的話,怎能解決問題呢?
所以,《學聯》以及《學民思潮》,現在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暫時先放開強硬的立場。因為這樣做會比較容易促成與《特區政府》第二輪的對話。其次是,著眼點不應該是《民情報告》以及《多方平台》,而是應該與《特區政府》討論關於《提名委員會》的組成,當中有無辦法令不同政見的人士入到閘,以增加民主的成份。這樣做才是務實的做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學聯》以及《學民思潮》肯這樣做的話,最低限度都有可能爭取到一些成果,然後就可以和平地退場。既不辱使命、又爭取到一些成果、而示威的學生和市民又可以全身而退,街道的秩序亦可以回復正常。實在能夠達到一舉數得之效!
吳獅皇
(2014年10月29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