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9日星期六

我們都是在橫頭磡長大的-十年徙置計劃


當年徙置區屋邨一覽圖:

(2014年8月25日更新。)


大坑東邨


大坑東村 block 3 - 6.jpg
早期的大坑東邨。

116.jpg
50年代的大坑東邨


50年代的大坑東邨。

60年代的大坑東邨。

60年代的大坑東邨。

60年代的大坑東邨(圖中極有可能就是當時的街市)。

462.JPG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0.jpg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dms.JPG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114.jpg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96.jpg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70至80年代的圖片。)

112.jpg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70至80年代的圖片。)

84.jpg
大坑東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70至80年代的圖片。)


1980年的大坑東邨。

1980年的大坑東邨(圖片比較大,所以一併貼上)。


1980年的大坑東邨。


李鄭屋邨


1956年的李鄭屋邨。當時李鄭屋邨正在發生嚴重暴亂,最後共造成大約60死300傷的慘劇。

877fg.jpg
李鄭屋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年代的圖片。)

1960年李鄭屋村.jpg
1960年的李鄭屋邨。

560fg.jpg
1960年的李鄭屋邨。


1964年李鄭屋邨的夜景。


1969年的李鄭屋邨。


1969年的李鄭屋邨(圖片比較大,所以一併貼上)。

70年代李鄭屋村.jpg
70年代的李鄭屋邨。

70年代李鄭屋村古墓照片.jpg
70年代的李鄭屋邨。
七十年代,李鄭屋.jpg
1970年的李鄭屋邨。
          1971年的李鄭屋邨。

73年李鄭屋村(2).jpg
1973年的李鄭屋邨。

73年李鄭屋村(3).jpg
1973年的李鄭屋邨。

73年李鄭屋村(1).jpg
1973年的李鄭屋邨。以及李鄭屋古墓。


1976年的李鄭屋邨。


1976年的李鄭屋邨(圖片比較大,所以一併貼上)。


1983年的李鄭屋邨。


1983年的李鄭屋邨(圖片比較大,所以一併貼上)。

1986年 李鄭屋村.jpg
1986年的李鄭屋邨。


大窩口邨



60年代的大窩口邨

1970年的大窩口邨。圖為大窩口邨第11座。


1976年的大窩口邨。


1976年的大窩口邨。圖為大窩口邨第13座。


1986年的大窩口邨。圖為大窩口邨第15,16座。


1989年的大窩口邨。圖為大窩口邨第7座。


大環山邨


紅磡村第三座望去二座.jpg
50年代紅磡大環山徙置區(大概是1957至1958年的圖片。)

紅磡村第二和一座.jpg
50年代紅磡大環山徙置區(大概是1957至1958年的圖片。)

紅磡大環山徙置區(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橫頭磡邨與老虎岩(樂富)邨


                                                                                 橫頭磡與老虎岩徙置區(按圖以查看圖片的大小。)

                                                                                 60年代橫頭磡與老虎岩徙置區(按圖以查看圖片的大小。)


                                                                                 黃大仙邨(上、下邨)


                                                                                 黃大仙邨(上、下邨) (按圖以查看圖片的大小。)

                                                                                 黃大仙邨(上、下邨) (按圖以查看圖片的大小。)

《註》:橫頭磡、老虎岩與黃大仙會以另外的篇幅去報道。所以這三個屋邨就只貼上少許的圖,留待其他的篇幅再貼上。謹此聲明。


東頭邨


i005011d.jpg
東頭邨


20090213_c5efed369c210b56ba80I4FWZ8ZxJxfZ.jpg
東頭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20081114003653_fc0be60b0070afe3d8a9cdc1357c6cf3.jpg
東頭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東頭邨(年份不詳。估計大約是60至70年代的圖片。)
20080828_b5fb5504ffffb9682e27p3jRE5sCMya2.jpg
1963年的東頭邨。

KCEst1967_39LsiUDuSk3Z.jpg
1963年的東頭邨(基聖小學)。


1965年的東頭邨。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新蒲崗,東頭邨,六七暴動,1967年-26.jpg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新蒲崗,東頭邨,六七暴動,1967年-27.jpg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新蒲崗,東頭邨,六七暴動,1967年-37.jpg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新蒲崗,東頭邨,六七暴動,1967年-32.jpg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新蒲崗,東頭邨,六七暴動,1967年-36.jpg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新蒲崗,東頭邨,六七暴動,1967年-35.jpg
1967年的東頭邨(67暴動)。

1973_pBC4GRvxy9w4.jpg
70年代的東頭邨。

1975年的東頭邨。圖為東頭邨第3座。

1975年的東頭邨。圖為東頭邨第3座(圖片比較大,所以一併貼上)。

1975年的東頭邨。樓下公園仔一角。


1975年的東頭邨。


1975年的東頭邨(圖片比較大,所以一併貼上)。


1975年的東頭邨。
1982年的東頭邨。


1987年的東頭邨。



佐敦谷邨


... 佐敦谷徙置區,即現時的佐敦谷遊泳池及網球場位置

50至60年代的佐敦谷邨。

佐敦谷公共房屋.jpg
50至60年代的佐敦谷邨。

1966年的佐敦谷邨。

1976年的佐敦谷邨。

1976年的佐敦谷邨。

1977年的佐敦谷邨。

1984年的佐敦谷邨。

scan0053.jpg
1985年的佐敦谷邨。

觀塘,佐敦谷邨,巴士總站,1990年-1.jpg
1990年的佐敦谷邨。


90年代的佐敦谷邨。


          翠屏道邨


1963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觀塘,雞寮 ,今天的翠屏邨,1963年-1.jpg
1963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觀塘,雞寮 ,今天的翠屏邨,1963年-2.jpg
1963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觀塘,雞寮,1966年.jpg
1966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1971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1971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1972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1976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1978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1978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70年代尾的翠屏道邨(觀塘)。

觀塘,翠坪道,1980年代.jpg
1980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1986年的翠屏道邨(觀塘)。


70至80年代的翠屏道邨(觀塘)。


70至80年代的翠屏道邨(觀塘)。


70至80年代的翠屏道邨(觀塘)。


70至80年代的翠屏道邨(觀塘)。


70至80年代的翠屏道邨(觀塘)。


70至80年代的翠屏道邨(觀塘)。


70至80年代的翠屏道邨(觀塘)。


柴灣邨



60年代的柴灣邨。


1963年的柴灣邨。
1964年的柴灣邨。

1964年的柴灣邨。

1965年的柴灣邨。

1974年的柴灣邨。

1976年的柴灣邨。


1978年的柴灣邨。


1979年的柴灣邨。


1979年的柴灣邨。

《註》:稍後會以另外一些篇幅來簡介各徒置區屋邨,敬請留意。
 

    由於石硤尾徙置區興建計劃獲得初部的成功,於是香港政府就展開有系統的徙置計劃。而木屋區的問題日益地惡化,亦令到政府加快地展開大規模的徙置計劃。而這個大規模的徙置計劃耗時十年,所以就被稱為《十年徙置計劃》。


《凍結木屋區》

    1954年,由於石硤尾徙置區興建計劃初部獲得成功,於是香港政府就開始進行有系統的徙置計劃。首先,從1954年8月起凍結所有木屋區。將這個月之前建成的木屋,統稱為《容建物》。可以暫時存留。而之後所建成的木屋,一律稱之為《僭建物》。經勸喻無效後,徙置事務處會派員進行清拆。


《容建物住戶獲特別登記》

    這些被稱為《容建物》的木屋住戶,會給予特別標識並進行登記備案。而這些《容建物》會暫時獲允許存留,直至要改建成永久性的房屋才要遷出原址。


《凍結木屋區的失敗》

    然而,香港政府這個《凍結木屋區》的計劃,卻遭遇到失敗。香港政府這個計劃不單未能遏止木屋區的蔓延,而且更令到木屋區更加擴散蔓延開去。


《令政府加快展開十年徙置計劃》

    由於木屋區住户人數不斷攀升,令政府加快展開十年徙置計劃。除石硤尾之外,香港政府開始在其他地方著手進行興建徙置區的計劃。

《註》:直至到60年代,木屋區住戶的人數已經高達60多萬人。佔香港人口大約20%。所以當時政府加快進行《十年徙置計劃》是正確的。


《加快速度清拆木屋以騰出空地建屋》

    首先,香港政府決定加快速度清拆木屋。由1957至1963年,每年平均拆卸木屋大約9000間。以騰出空地興建多幢徙置大廈的房屋。


《十年徙置計劃:陸續物色地方興建徙置區》

    由1954年開始直至1964年10年之間,香港政府除在石硤尾興建徙置區屋邨之外,還陸續物色其他地方興建徙置區。這個浩大的計劃歷時10年,所以這個計劃就被稱為《十年徙置計劃》了。


《徙置一型的徙置大廈》

    香港政府繼石硤尾之後,相繼在大坑東、李鄭屋、紅磡、老虎岩(樂富)、黃大仙、東頭邨、佐敦谷、觀塘以及柴灣等地,陸續興建徙置區。而這些徙置區都是屬於徙置一型的設計。都是呈H型以及I型的徙置大廈。


《十年間共興建了146幢一型的徙置大廈》

    由1954年到1964年10年之間,香港政府一共興建了146幢一型的徙置大廈。包括115幢H型的徙置大廈以及31幢I型的徙置大廈。


《徙置二型的徙置大廈》

    從1961年起,香港政府又開始計劃興建徙置二型的徙置大廈。由1961年至1964年共4年之間,香港政府相繼在大窩口、黃大仙、橫頭磡、老虎岩(樂富)、東頭邨以及柴灣等地陸續興建徙置二型的徙置大廈。而這些徙置大廈都是呈日字型的設計。都是屬於徙置二型的徙置大廈。


《四年間共興建了94幢二型的徙置大廈》

    由1961年到1964年4年之間,香港政府一共興建了94幢二型的徙置大廈。即是平均每年興建20多幢徙置大廈,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註》:在九龍區,就只有老虎岩(樂富)、黃大仙以及東頭邨同時擁有徙置一型以及徙置二型的徙置大廈。在當時來說,實在是比較特別的徙置區。


《徙置區的興建解決了部分的問題》

    當時徙置區的興建,無疑起到很大的紓緩作用。因市區發展而要搬遷的木屋居民以及因受災而無家可歸的災民和需要被安置的居民,都得到政府的安置。所以徙置區的興建,在當時的確解決了部分的問題。然而,木屋區的問題依然嚴重,於是就引發出政府推行《廉租屋邨的計劃》和《十年建屋計劃》的大計了。


《十年間大約50萬人得到安置》

    雖然,徙置區的興建,並未能徹底解決木屋區的問題。然而由《石硤尾大火》過後十年間,徙置區的興建,已為大約50萬人提供了固定的徙置居所。起到非常大的紓緩作用了。


《世所罕見的大規模徙置計劃》

    香港政府所推行的十年徙置計劃,在當時無疑是非常龐大的徙置計劃。由九龍區一直伸延至港島區。規模之大,世所罕見!的確叫人驚嘆!由1954到1964年,一共興建了240幢徙置大廈。由興建徙置一型的徙置大廈到興建徙置二型的徙置大廈,合在一起計算的話,平均每年興建24幢徙置大廈,起樓速度之快,的確前所未有。

《註》:其實這篇7月18日已經完成。不過當時我仍在考慮是否有些地方可以再修改一下,於是就延至7月19日才發表出來。所以不排除日後可能會再增補一些內容,例如圖片之類的資料。

吳獅皇
(2014年7月19日)

(2014年8月25日進行過修改。)



3 則留言:

  1. 謝謝貼出香港那麼多的屋村圖片,這裡總有我們的回憶!

    回覆刪除
  2. 謝謝您的舊相片分享,由出生至結婚都是住在佐敦谷村,是小山丘上的第4座. 第4,5兩座是有獨立廚房,廁所的單位,我們住的實用面積差不多五,六百呎,所以當時大部份住戶都不願遷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