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霸權》?但我說是《商舖業主霸權》。《地產霸權》往往牽渉到大型地產商的壟斷。例如:A地是XX實業的物業,B,C地又是XX實業的物業,這就是壟斷。這就是霸權。這才是《地產霸權》的真正意思。但如今已經伸延到商舖的範圍上了。例如:百X超市,用高的價錢承租一間舖,原先的一間舖可能已經經營了數十年,但不獲續約,最後百X超市成功租用了那個舖位。這就是霸權。這也是《地產霸權》的另一種表現。用強大的金錢力量,去左右一些事物。強行搶佔某一間舖或一個據點,這就是《地產霸權》。至於《商舖業主霸權》(本人創的新名詞)就不同了。商舖業主本身並非大型地產商(一般性而言),商舖業主只是一間舖頭或多間舖頭的業主而已。那又如何霸權呢?商舖業主無錯是舖頭的業主,有權決定加多少租。但如果租金加幅脫離了現實,變相是將原有的租戶趕走,再租予大財團,這就是《商舖業主霸權》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對《商舖業主霸權》極度反感!因為不單止《地產霸權》破壞香港,《商舖業主霸權》也正在破壞香港!《地產霸權》將舊樓清除!《商舖業主霸權》就將舊店老舖清除!長此下去,將來香港還有什麼特色可言?
昨晚,我觀看了港台的一個節目,實在很感觸。節目中提及幾間店舖,較有名的利苑、牛記和一間咖啡室等。他們不約而同地遭到業主的瘋狂加租而結業。利苑由30多萬元租金一下子加到80多萬元租金,姓郭老闆無力負擔,惟有結業。姓郭老闆慨嘆,「30多萬元租金已是極限,您叫我怎樣擠出80多萬元?」老闆娘也訴說,是靠舖頭養大仔女。年輕的女兒在旁亦忍不住流眼淚!姓郭老闆又謂,一間舖頭建設起來很困難,但破壞一下子就完成。實在令人感慨萬千!利苑經營了40多年,最後竟然敗在業主手上,實在令人氣憤!
而另一間比較有名的牛記,亦同樣遭到業主的瘋狂加租而結業。由4萬多元的租金,一下子加到12萬元租金。老闆同樣無力支付而結業。老闆臨結業之前還搞了大食會,讓顧客任飮任食。其豪放胸懷的性格,令人佩服。
回顧從前,第一代的舖頭業主,比較有人情味!不會隨便開天殺價!業主和租客有如要好的朋友一樣。但到了第二代的舖頭業主,不講情,只顧賺錢。第二代的舖頭業主(雖非全部,但只是概括性而言)就變成《商舖業主霸權》。這些《商舖業主霸權》把原是有特色的小店、老店趕走,再將舖頭租予負得起租金的租戶或大集團。到最後,如果小店、老店找不到地方搬遷的話,就會消失在人們眼前。當一間又一間小店、老店慢慢消失,香港的特色也慢慢地失去了...
《商舖業主霸權》另一樣令人氣憤的地方,就是脫離現實。第一,租金的加幅一下子可以加到沒有理性的地步。例如,由30萬元租金一下子可以加到80萬元租金。無錯,業主是有權加租。但都要看租客有無能力去承擔才行。第二,租不出寧願空置舖位也不肯減租。反映出業主毫不理會別人創業的艱難環境。
所以,在某些方面,《商舖業主霸權》的遺害要比《地產霸權》為大。當一間又一間小店、老店變成大集團的店舖時,受苦的不只我們這一代,還有我們的下一代...到時,可能連創業都只是一個夢,永遠無法實現!
吳獅皇
(2013年10月2日)
(原發表於2013年4月30日,因Yahoo Blog的變動,所以將網誌內的文章搬來這裏重新發表。)
有好多業主,貪得無厭,那管租客的死活!以前還有些良心業主,但依家大部份都昰向錢看,情願將店舖丟空,也不會降價出租!
回覆刪除Philip CHU,早晨。贊同您所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