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士公園四號公園》是位於《鳳舞街》、《杏林街》與《東頭村道》之間。是4個公園中面積僅次於《三號公園》。除了《三號公園》,《四號公園》就是當時小孩最常到的地方來的。如果以本人為例,(童年的我)(一家人)去《四號公園》的次數絕對是多過《三號公園》了。
~~~~~~~~
《小斜路位置才是正門所在》
而《摩士公園四號公園》,當時由(小斜路位置)入去才是(正門)位置所在(請参看上圖)。(童年的我)印象中,這裡是最多人使用也是最暢旺的一個(出入口之路)來的。是有(鐵閘)可以關上。另外還有兩個(出入口);一個是在《露天劇場》(後面),是一條(不短的樓梯)。另一個(出入口)是在《滾軸溜冰場》(後面),亦即是(公園)最尾的一部分,是一條(沒有上蓋的天橋)來的。而這(兩個出入口)均可以通向(東頭邨)的。
記得(童年時)在(正門)(出入口)位置,在(80年代時),(樹木)已經相當茂密了。而就在(鐵閘)那個位置(不是直向斜路那邊)對出(行人路)的位置,當時間中會有個(伯伯售賣雪條雪糕汽水的檔口)出現(好像就是摩士公園游泳池門口那一檔)了。好像一家人也曾經有光顧過。
不過在(正門)(出入口)這一個位置,曾經發生過一件怪事。有一次一家人從(正門)(出入口)離開時,突然從後面滾來(一個矮身汽水透明玻璃樽),我一看之下隨即嚇了一跳,裡面竟然有隻活的大青蛙,還在動也發出叫聲來。當時就在想,樽口那麼窄,大青蛙是如何進到裡面去呢?
(童年時想不通,後覺悟可能蝌蚪就是養在樽裡面,到養大成了大青蛙,就被人拋棄了。)
~~~~~~~~
《兒童遊樂場》
當時公園內差不多有齊(兒童遊樂的設施),除了(捐山窿)之外。(高高的滑梯)、(韆鞦)、(搖搖板)、(氹氹轉),還有(地球馬騮架),差不多已經是應有盡有的了。比起《三號公園》的(兒童遊樂設施),可謂更加豐富。
不過不知怎的,我對這裡(兒童遊樂設施)組合的記憶多少有點模糊。(高高的滑梯)我瀡過。可能(星期日)去時總是陽光普照的,變成(瀡滑梯)會燙屁股了;(搖搖板)也是。至於(氹氹轉)我是會暈所以多數就是敬而遠之了。(地球馬騮架),有些燙,但畏高竟然能爬到上(最高圓圈位置)並坐下來。向著《滾軸溜冰場》的方向眺望,別有一番情趣。可當時屁股已經感覺到燙了。
雖然當時曾經試過帶著(乒乓球拍)想和(弟弟)一起(打乒乓波),可惜在那處總是當風,最後都是放棄了。就好像(我家21座樓下的乒乓波枱)那樣。
所以玩得最多,我想是(盪韆鞦)吧。至於360度的招我記不起,盪起來時然後跳回到地上來就好像是有做過了。
~~~~~~~~
《露天劇場》
至於《露天劇場》可以說是去得很多了。除了早期有水時放過(潛水艇)(玩具)之外,放水後的《露天劇場》就成了(我和弟弟的遊樂場)了。我既有行過(劇場)裡面穿梭在其中(在卜公碼頭上蓋下不時會透出陰涼),也有上過(石船上面)還坐過在其上。不過在(乾水池)走來追去,兄弟兩互相追逐。奔跑疾奔數度來回(橋底);但也有不少在一處(石櫈)上跳到另一處(石櫈)上的情景。
到臨走時,一家人也曾經試過行到《露天劇場》的(背面),那處是一處(小斜坡)來的。(行斜坡)是當時(小孩的玩意);行上又行落;還有打橫地在行,實在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一家人曾經在《露天劇場》(背面)的(樓梯)上落(去時回時也有試過行過),但感覺這倏(樓梯)不算好行就是了。
~~~~~~~~
(請參考文章:)(2025年10月11日補上。)
https://memory-of-child-year.blogspot.com/2016/07/blog-post_21.html
~~~~~~~~
《滾軸溜冰場》
而當時很受(小朋友)歡迎的《滾軸溜冰場》(中間呈長型兩邊則有點像橢圓形)。而旁邊就是(租借滾軸溜冰鞋的地方)(一處像是貨櫃箱的樣子)。然而當時的(滾軸溜冰鞋)絕不輕盈。其(底板)是(鐵板)一塊來的,當時是(小孩的我)拿在手上也覺得有點重。
可當時《滾軸溜冰場》幾乎是滿是(小孩)在玩。(大人)當然也有,不過(小孩)所佔是絕大多數的。
記得(童年時的我)䦕頭在玩時跌跌踫踫,未幾就能從(租鞋)這邊滑到(對面),然後再由(對面)滑回來。簡單前進的方式還是可以做到的。算是去到(初階的程度)吧。
不過當時在這裡和(弟弟)兩人在滑真的是玩得很開心呢...
~~~~~~~~
《小水池》
到最後,(壓軸的遊戲)就是(捉蝌蚪)了。當時《小水池》的位置是這樣。(租借滾軸溜冰鞋的地方)隔離就是(男女公廁)所在,再隔離就是一處(露天壁球練習場)(呈直角90度打横牆身在埋面),而再隔離就是(露天網球場);旁邊不遠處就是《小水池》的位置了。
但從(正面)望過去是有一處(小欄杆)從左至右在伸延圍在外面的。那處是一處(草叢)的位置。當時《小水池》我無記錯的話是由(石頭圍邊)的。
我還隱約記得(童年時的我),要跨過(鐵欄杆)才能進入裡面去。通常裡面已經有(幾名小孩)在了。當時(池裡面就養有不少蝌蚪)的了!是(徒手捉)?是用(矮身汽水玻璃樽)去捉?總之捉的過程就是最好玩了!不過就算捉到也無可能帶回家吧!就地放生就是惟一的做法了。
當時(童年時的我)實在不覺得可惜!因為就算真能帶回家裡,也難以養大吧。何況如果養大了成了(大青蛙)的樣子後反而會覺得更驚怕呢。
所以捉的過程就是最好玩的了!
~~~~~~~~
《士多小食亭》
而當時的《士多小食亭》(無論是安安還是陳記)(我無記錯的話),一處(有帳篷的地方)。在那裡有(蓮花杯)賣、有(紅荳雪條)賣,也有(維他汽水)賣等等。好像也有(小量的玩具)可以買到。
一家人在開頭入去時有光顧過、中途也有光顧過,到臨走時好像也有光顧過。
(蓮花杯)好味自然不用多說了。(紅荳雪條)都可以,不過(香橙孖條)和(朱古力脆皮雪條)肯定是更加正了。還有(4款維他汽水)呢(這些前面伯伯的檔口也有得售賣)。
隱隱約約好像還記得,臨走時(維他汽水)(好像當時是青檸味)和(弟弟)一人一樽拿在手上,一邊離開一邊在喝。隱約還記得當時頭上好像是戴著(太空小五義的帽子)呢,這種情景真叫人難忘。
~~~~~~~~
《離開公園》
到(離開公園)時,一家人有試過從《滾軸溜冰場》(後面)離開。記得(盡頭處)當時是立有(一塊石牌),當時(上面所印的年份為1985年)(我無記錯的話)。
不過我記得一家人更多時是從(前面正門位置)離開的。
~~~~~~~~
(珍貴片段)(1977年)珍貴異常(而上面也做了一些截圖)。
《註》:引用網上的影片。
~~~~~~~~
吳獅皇
(2025年10月10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