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引用網上的圖片。
在(中國三國時期中),竟然有一人能(保一郡安全達數十年),這人便是(交趾太守)~(士夑)了。
(士夑)(137年-226年),字(威彥),蒼梧郡廣信縣(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人。祖籍(魯國汶陽)(即今山東肥城汶陽鎮)。他熟習(左氏春秋),後被舉為(孝廉),補(尚書郎),因公事被免官。其父死後,(士燮)被舉為(茂才),任(巫縣令)一職。(187年),為免(劉表)的勢力過於強大,於是(東漢朝廷)下詔任命(士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交趾七郡),是為(交趾太守)。(士燮)隨即派(張旻)前去(朝廷)進貢謝恩。於是(東漢朝廷)又改拜(士燮)為(安遠將軍)封為(龍度亭侯)。
(三國時期)他是割據(交州的地方勢力首領)。並與(曹操)交好。曹氏敗退(荊州)之後便歸附(孫吳),並接受(孫吳)冊封為(龍編侯)和(鎮南王)。
(士燮)統治(交州)達(40年)。他(對內)致力於(調和百越居民以及由中原外來的移民),(對外)先後(聯曹聯吳),使到在(東漢末年中原大亂)之時,(交州)在他的統治之下,竟然神奇地成為(沒被戰火波及的地區),使得(區內比較安定和平)。同時他又將(中原文化)傳入(交州)(即今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一帶的地方),並使到許多(中原人士)移居到當地。這些功勞實在要歸功於(士燮)。
直到(226年),(士燮)病逝,享年90歲。他的名聲並不低於(南越王)(趙佗),雖然(其割據的領土範圍不及趙佗),但能夠在(三國時期)的亂世中,竟能將(交州)治理得這麼好,可見他的(內政)和(外交)手腕是何等不平凡了。而(袁徽)在給(尚書令)(荀彧)的書信中曾寫道:「交阯士府君,既學問優博...保全一郡二十餘年,疆場無事,民不失業。」可見他在這些方面絕對是非凡的人物了。
~~~~~~~~
《註1》:(交趾)又稱(交州),前稱(南越),又稱(南粵)。即今(廣東{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廣西和越南北部一帶的地方)。(北面和東北面雖為群山所阻)如若要北上定中原甚為困難。何況(士夑)也未有此意。他專心一意(鎮守交州),使到(區內)相較和平安定,同時又在管轄的範圍內拓展了(海上的貿易)打通了對(南亞)的(海上貿易路線),可能他在這些方面才是一位(奇才)來的。
《註2》:後來一些(越南歷史學家)亦把(士燮)當作(越南君王),並稱他為(士王)。因為他的領地曾經達到(今越南北部的地方)。
~~~~~~~~
吳獅皇
(2025年6月25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