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

吳子兵法~第一篇(圖國)(1)

 


第一篇(圖國)(1)

(原文)

吳起儒服,以兵機見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軍旅之事。”起曰:“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今君四時使斬離皮革,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涼。以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車奄戶,縵輪籠轂,觀之於目則不麗,乘之以田則不輕,不識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備進戰退守,而不求用者,譬猶伏雞之搏狸,乳犬之犯虎,雖有斗心,隨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故當敵而不進,無逮於義也;殭屍而哀之,無逮於仁也。”於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觴,醮吳起於廟,立為大將,守西河。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余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譯文)

吳起穿著儒生的服裝,以兵法進見魏文侯。文侯說:“我不愛好軍事。”吳起說:“我從表面現象推測您的意圖,從您過去的言行觀察,您為什麼要言不由衷呢?現在您一年4季殺獸剝皮,在皮革上塗以紅漆,給以色彩,燙上犀牛和大象的圖案。冬天穿著不暖和,夏天穿著不涼快。製造的長戟達二丈四尺,短戟達一丈二尺。用皮革把重車護起來,車輪車轂也加以覆蓋,驟眼看並不華麗,坐去打獵也不輕便,不知您要這些東西有何用也?如果說您準備用來作戰退守,但又不去尋求會使用它的人。這就好象孵雛的母雞去和孤狸搏鬥,吃奶的小狗去進犯老虎,雖有戰鬥的決心,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死亡矣。從前承桑氏的國君,只修文德廢棄武備,因而亡國。有扈氏的國君仗著兵多好勇戰鬥,也喪失了國家。賢明的君主有鑒於此,必須對內修明文德,對外做好作戰的準備。所以當面對敵人時而不敢前進,這說不上是義;看著陣亡將士的屍體而悲傷,這說不上是仁。”於是文侯親自設席,夫人捧酒,宴請吳起於祖廟,任命他為大將,鎮守西河。後來,吳起與各諸侯大戰七十六次,全勝有六十四次,其餘十二次則不分勝負。魏國向四面擴張領土達至千里,這都是吳起的功績也!

吳獅皇

(2023年4月21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