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星期四

可樂餅



《註》:引用網上的圖片。


《可樂餅》,原是起源於《法國》的《炸肉餅》(Croquette)。而《可樂》一詞亦是由《Croquer》所演變而來。《可樂餅》在《日本明治時期》(日本明治天皇時期),傳入《日本》。原初只有《奶油風味的可樂餅》而已。在《日本大正時期》(日本大正天皇時期),《可樂餅》更與《炸豬排》(日式炸豬排)和《咖哩》成為《日本3大洋食》之一。當時,《可樂餅》除了是《小食》之外,亦逐漸成為《尋常家庭的餸菜》之一。最常見有《咖哩可樂餅飯》。而《可樂餅》頓時就成為《配菜》,配合埋《咖哩飯》一起食用。一種將《薯仔》煮成《泥狀》,再混合其他《配料》,然後再揉成《圓餅狀》,之後再沾上《麵粉》和刷上《蛋汁》,然後再沾上《麵包糠》再以油炸即成。而《日本人》在食用時,喜歡淋上《醬油》和《辣醬油》一起食用。常見款色有《奶油可樂餅》、《牛肉可樂餅》、《咖哩可樂餅》以及《蔬菜可樂餅》等等。

吳獅皇
(2018年5月17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