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星期一
陜西女首富周瑩一生的傳奇
(原以為《電視劇集》《那年花開月正圓》只是虛構而已。誰知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當然《電視劇集》有部分是虛構的成份。然而,《孫儷》所飾演的《周瑩》,彷彿活靈活現於《電視機》面前。而《真實歷史》中,《周瑩》一生可謂堪稱傳奇。)
~~~~~~~~
《周瑩》,生於1868年(一說是生於1869年)。是《清代》《陜西》《涇陽縣》《魯橋鎮孟店村》(即現今的三原縣)人。原生於官宦之家。年幼時熟讀詩書,善於算術,聰慧過人。然而,《周瑩》自幼失孤,只能依仗兄嫂二人。後來,《周瑩》遵從兄命嫁到《吳家》,嫁給《吳家大少爺》《吳聘》為丈夫。當時,《周瑩》還未到17歲(以16歲之齡嫁入《吳家》。根據《重修涇陽縣誌》所記)(而另有說法是17歲嫁入《吳家》)。不過,婚後逾10日,丈夫《吳聘》就因《肺結核病》(當時為不治之症)而去世(另有說法是婚後3年,丈夫《吳聘》因病去世之說)。由於當時,《吳家》並無男丁子嗣去繼承,因此《周瑩》便成為《吳家》惟一的繼承人。被人稱為《安吳寡婦》。
當時,位於《涇陽》的《吳家》,是當地的《豪商望族》。據說《吳家》祖先,由《唐代》時由《江蘇》遷徙過來。為了後世的《吳家子孫》能夠在此地安祥地過生活,於是就將其住地稱為《安吳堡》了。之後,《吳家》歷經數個《朝代》,至《清初》時開始興盛起來。當時,《吳家》分為《5大家》,包括《東院》、《南院》、《西院》、《北院》以及《中院》。號稱為《5大院》。當時,就以《東院》的實力為最強。《東院》《吳聘》的《曾祖父》《吳恆德》也是《東院人》。到《祖父》《吳萼軒》時,在《甘肅》《涼州》一帶經商獲利,用《銀子》捐得《誥授武德騎尉衛守府》一職。到《吳聘》《父親》《吳蔚文》時,繼續用《銀子》捐得《湖北後補道台》、《山西寧武知府》以及《通奉大夫》的職銜,官曾去到《從二品》的《大官》。後來,《吳蔚文》慿藉辦理《淮鹽鹽務》之便,在《户部》註册承辦《江蘇》、《江西》以及《安徽》等省份的《鹽業專賣權》。以及掌握了《數百個鹽引》(鹽業專賣的執照)。遂在《楊州》設立《鹽務總號》《裕隆全》,並在《全國各地》設立《分號》。一年收入就達到《數百萬兩銀》。成為聞名一時的《大商人》。然而去到1876年,《吳蔚文》去世(就在《吳聘》8歲之時),《吳家》生意開始衰落。直到《周瑩》嫁入《吳家》後,成為《吳家》惟一的繼承人,才令到陷於衰落的《吳家》(東院),又再度東山再起。
《周瑩》接管《吳家家業》後,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聰慧過人、並且勤於經營,展現出《秦商》講求《誠》、《信》的應有氣質。很快《吳家》又恢復番往昔的繁榮興盛。她很講求《誠》(誠實,真誠對人做生意明碼實價童叟無欺。)和《信》(信譽,信守承諾始能維持信用和商譽)兩個字。無論是對《管家》、對《伙記》、抑或是對《4、5千人的生意團隊》以及《合作伙伴》,她都充份去信任。因此身邊的人也很信任她。尤其是能夠得到《4大管家》的幫助,更加是如虎添翼。她不單止能夠維持到《吳家》原有的《鹽業生意》,還將《商舖》遍及《全國》。並在《全國》設立了《7個總號》。後來,《周瑩》更將《吳家生意》由《鹽業》擴展到《蠺絲》、《棉花》、《棉布》、《藥材》以及《茶葉》的《生意》,將《吳家生意》發揚光大。
據說,《周瑩》性情敦厚老實。把手下《賬房》、《伙記》都當成自己的《家人》。經常同手下的人談天說地。以了解手下的人的想法。每逢過節的時候,《周瑩》亦會將手下《伙記》和《下人》聚在一起吃飯。以維繫彼此之間的感情和關係。在凝聚彼此之間的關係上,《周瑩》確實也有一手。另外據說當時,《周瑩》手下《賬房》的人達260人之多,但竟然從來沒有發生過一宗假賬壞賬的事件。而她的手下,《管家》《駝榮》、《財務總管》《房中書》與她共事一生,至死不渝。其手下《師爺們》和《鏢師》等人亦對她非常忠誠,可見《周瑩》實在何等深得人心。
而當時,《周瑩》亦展現出《過人的經商智慧》。例如,她在《南方》會先包下《桑園》,並提前訂購《生絲》。另外又和種植《棉花》的《農民》提前簽約訂購《棉花》。保證了《貨源》的充足以及訂購《價格》的穩定。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先見之明,以及何等聰慧過人。在《營商制度》上,《周瑩》又讓手下《掌櫃》、《伙計》可以《參股》,成為《股東》之一。既能夠擴充《資金》,同時亦令到手下《掌櫃》、《伙計》可以《分紅》(當時的說法為《陽俸陰俸》)。而且手下《伙計》的《家人》亦可以在《吳家》工作,實在是創《業界之先河》。
其後,《周瑩》先後在《陜西》、《甘肅》、《重慶》、《四川》、《湖北》以及《上海》等地建立很多《商號》。而當時各大《商埠》(港口)、《碼頭》都有《吳家的生意》。所以當時民間就流傳一句話:「吳家伙記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來形容《吳家》實力雄厚。
1885年,《涇陽文廟》因為《陜甘回變》(動亂)而遭到破壞。《周瑩》獨力出資《4萬餘銀》去維修,歷經3年才完工。《清政府》遂頒授《二品夫人的誥命》銜頭賞給《周瑩》。1887年,《味經書局》籌辦刊書,《周瑩》又從《庫所》中捐贈《下銀5千金》。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緖皇帝》逃難到《西安》。時值《大饑荒》,《周瑩》遂命養子《吳懷先》(吳念昔)前往捐贈《10萬金》助賑。因而奉旨賞給《一品夫人》的銜頭(而另有說法是《慈禧》為嘉許其舉,遂誥封《二品夫人》{《周瑩》死後才誥贈《一品夫人》的稱號},另賜御筆親書《護國夫人》的金字牌匾。同上面的說法均有出入。)(另外,亦有說法是《慈禧》感其捐贈10萬金的義舉,遂收她為《乾女兒》。這說法未能夠得到證實。)(亦有說法是,《慈禧》曾與《周瑩》見過面。在《慈禧》逃難時,《周瑩》曾買過5隻健壯《奶牛》,獻上《熱牛奶》給《慈禧》。還捐贈過《10萬兩白銀》和價值連城的《楠木屏風》。《慈禧》與她同病相憐,都是早年喪夫的女強人。所以特別認她為《乾女兒》。也是《慈禧》惟一的《民間女兒》。並且加封她為《一品夫人》。)《周瑩》不僅是一名《出色的商人》,她還是一名《大慈善家》。《修建涇陽文廟獨力出資4萬餘銀》、《為味經籌辦刊書捐贈下銀5千金》、《為助賑而向朝廷捐贈10萬金》、還有《修橋》、《興水利》、《辦義學》(送《孩子》《上學》,不光《送飯吃》,還會送贈《錢銀》)、《建收容所》、甚至乎《開倉設置粥廠賑濟災民》(亦有說她當時興建了很多《義倉》,由《田農》自願捐贈,以用作賑災之用),由此《周瑩》在當地《百姓》中威望甚高。
《周瑩》聚集了大量財富之後,遂在《安吳堡》仿效《紫禁城》的格局興建了《豪華大宅》,名為《吳氏莊園》(這個《吳氏莊園》是仿效《紫禁城》的格局,建造了《三進四合院》。偏正共《4院》)(所以當時就有《吳家樓宇高如城》之說了)。據說屋內極盡奢華,當時廳堂陳設都是《極品》。其《僕役》就達到《2千餘人》。據說其日常起居極盡奢華,全年花費就達到10餘萬兩。《周瑩》與《吳聘》原本生有一名《女兒》,可是《女兒》不到1歲就夭折了。後來,過繼了一名養子,取名為《吳懷先》,又名為《吳念昔》。之後,《周瑩》又收養了一個《義女》,名為《秀翹》,以解慰她念女的心切。然而可惜的是,《周瑩》與《吳懷先》母子不合。《吳懷先》(吳念昔)長大後,竟然與《周瑩》爭起《家產》來。於是,《周瑩》一張狀紙將他告上《公堂》。然而經過當時《陜西布政使》《樊曾》的調解,將《周瑩》身邊挑唆的人趕走,同時亦責備勸說《吳懷先》要回家認錯,並且要善待其母。據說《周瑩》晚年園居鬱鬱寡歡(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最後,1908年3月11日,《周瑩》逝世,享年40歲(這是根據網上上傳的《安吳寡婦墓誌銘》的記載)(而網上一般說法是,《周瑩》死於1910年,享年42歲)。有說她是因病逝世,但因什麼病而去世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因長期積勞成疾而去世的)。據說《周瑩》出殯時,送殯的人多達8萬人,是當地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可見《周瑩》生前實在深得人心。
(《周瑩》死後,並沒有葬在《吳氏陵園》{吳家墓園}。偌大的《吳氏陵園》,佔地50多畝,竟然容不下《周瑩》?沒有可能。以她當時在《吳家》的權勢以及為《吳家》的貢獻,以及在當地《百姓》的聲望,死後卻不得葬入《吳氏陵園》之內,這是不合情理的。有說法是,因為《吳家》旺財不旺丁,於是《周瑩》想死後葬在《吳氏陵園》(不是旺丁旺財之地)200米外的土地(旺丁旺財之地),以風水學說希望《吳家》能旺丁旺財。《周瑩》到死,也希望貢獻《吳家》,如果屬實著實是非常感動人。)
《周瑩》死後,《吳家家業》由《吳懷先》繼承。《吳懷先》一生經商,也想保住《吳家家業》,可惜也敵不過歷史的洪流。《吳懷先》再有經商頭腦也無補於事。經過《晚清的動亂》、《日本的侵華》,慢慢地《周瑩》所建立的《吳家巨大商業王國》也走向了衰落。最後,《吳氏莊園》只剩下中間的一院,其他都分了給其他人。最終,《吳懷先》將剩下的一院,送贈給《共產黨》。成為《安吳堡青年訓練班》。《安吳堡青年訓練班》最高峰時,曾有超過1千五百人入讀。如今,現址成為《博物館》,成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吳獅皇
(2018年4月23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