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星期三

信長之野望·大志(6)~(攻略)(4)~川中島之合戰頭3位最強的大名




來到《川中島之合戰》(1560年4月)的《劇本》,頭3位最強的大名分別是《上杉謙信》、《毛利元就》以及《武田信玄》。然而這只是《遊戲攻略》的劃分而已,不能與《戰國歷史》混為一談。

~~~~~~~~

《第1位》~《上杉謙信》(《志》:《義戰》、《毘沙天門》以及《天下靜謐》)

《上杉謙信》,原名為《長尾景虎》。是《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的第4子。《長尾為景》隱居後,《家督》《當主》之位本應由《長尾晴景》(《長尾景虎》的兄長)所繼承。然而,《長尾為景》病逝之後,《越後》的豪族《揚北眾》突然發起叛變。《長尾晴景》因體弱多病無力帶兵平亂。《長尾家》的主城《栃尾城》危在旦夕。當時年僅14歲的《長尾景虎》竟然領兵出戰。機智的《長尾景虎》將城兵一分為二,其中一隊士兵繞到敵陣背後偷襲。待敵軍混亂時,城內的另一隊士兵出擊,終於成功擊退《長尾俊景》和《黑田秀忠》,保護了《長尾家》一族的安全。後來,《黑田秀忠》再度叛變,《長尾景虎》從《越後守護大名》《上杉定實》處接受討伐令,成功降伏《黑田秀忠》。然而,《黑田秀忠》其後再三叛變,這次《長尾景虎》徹底地消滅了《黑田》的勢力,此時《長尾景虎》威名大振。當時,《長尾家》分成兩派。分別是擁立《晴景派》,以及擁立《景虎派》。家族內鬥隨時一觸即發。最後,在《越後守護大名》《上杉定實》居間調停之下,《長尾晴景》決定隱居,《長尾景虎》成為兄長《長尾晴景》的養子繼承《家督》之位。後來,《上杉定實》死後,沒有兒子繼承《家督》之位,《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准許《長尾景虎》繼承《上杉家》《家督》之位。自此,《長尾景虎》又稱為《上杉謙信》,成為《越後守護大名》。在降伏《長尾政景》(《長尾政景》之後成為《上杉謙信》的重臣)的叛變後,《越後》地區自此統一。直到後來,在《關東管領》《上杉憲政》請求下,《上杉謙信》繼承了《山內上杉氏》的家名,並且繼承了《關東管領》一職。《上杉謙信》兩承《上杉氏》之名,成為歷史奇話。自此,《關東管領》《上杉謙信》成為《越後》、《上野》一帶的一方霸主。而著名的《川中島之戰》就是在這個時期發生。傳說在《第4次川中島之戰》中,《上杉謙信》以1人之力衝入《武田軍的大本營》,並砍傷《武田信玄》,成為後世傳頌的傳說佳話。後來在《手取川之戰》中,《上杉謙信》又擊敗《織田軍》,斬殺了千餘人。是《織田信長》一生中畏懼的其中一個敵人(另一個是《武田信玄》,據說《織田信長》生前最畏懼此二人)。不愧為《軍神》之名。在遊戲中,這時的《上杉謙信》擁有17個城池據點,53名武將,實力為最強。

(勢力範圍:日本關東西北一帶。)

~~~~~~~~

《第2位》~《毛利元就》(《志》:《百萬一心》、《三支箭》以及《謀神》)

《毛利元就》,是《安藝國領主》《毛利弘元》的第2子。《毛利家》原是臣服《大內家》的家族。後來,《毛利弘元》隱居,將《家督》之位傳給長子《毛利興元》。自己就帶同《松壽丸》(《毛利元就》幼年時的稱謂)等人移居《多治比猿掛城》。然而,母親和父親先後離世,《毛利元就》在失去雙親下,由《毛利弘元》的側室(養母)《杉大方》養大。而居城亦被家臣《井上元盛》所霸佔。之後,《毛利興元》病逝,《家督》之位由其年幼長子《幸松丸》繼任。在《安藝國》境內的《武田元繁》眼見《毛利家》的混亂,於是便大舉入侵《毛利家》的領地。《武田元繁》親率大軍攻打《吉川家》的《有田城》。《吉川家》遂向《毛利家》求援。《毛利元就》為救《有田城》,竟代替年幼的《幸松丸》出戰。足智多謀的《毛利元就》首先引誘《武田元繁》的先鋒《態谷元直》堕入陷阱中而全軍覆沒。繼而和《武田元繁》在混戰中,埋伏弓箭手射殺他。《毛利元就》第一次出戰就打敗了強大的敵人。其後《毛利元就》一度臣服於《尼子家》。在《尼子經久》攻打《安藝國》境內支持《大內家》的《藏田家》時,《毛利元就》用計謀引誘《藏田直信》開城門而一舉攻陷《鏡山城》。《毛利元就》由此威名大振。其後9歲的《家督》《幸松丸》病逝。《毛利元就》被家臣推舉為《毛利家》《家督》的繼承人。《尼子經久》有感《毛利元就》的威脅日大,於是暗地裡煽動《毛利家》的家臣《龜井秀綱》謀反,推舉《毛利元就》之弟《相合元綱》取而代之。幸得《毛利家》的家臣《志道廣良》協助下平定了謀反的勢力,《毛利元就》順利登上《毛利家》《家督》之位。《毛利元就》自此不再信任《尼子家》,轉而臣服《大內家》。其後,《大內家》的家臣《陶賢晴》發生叛變,以下剋上取代《大內家》掌握了實權。然而,《毛利元就》運用計謀,引誘《陶賢晴》到《嚴島》決戰(就是歷史有名的《嚴島之戰》)。由於《嚴島》地形不利於大軍行進,《毛利元就》以4千兵力力敵《陶賢晴》的3萬大軍神機妙算地獲得大勝。《陶賢晴》戰敗後自盡身亡。隨後,《毛利元就》乘勝追撃,繼續消滅《大內家》的殘餘勢力。最終完全取代了《大內家》,成為《日本西國》的一方霸主。此時《毛利元就》的實力,已經能夠和《尼子家》抗衡。其後,《毛利元就》出兵攻打《尼子氏》的據點,在數度吃敗仗下,最終攻陷《尼子家》的屏障《白鹿城》。繼而攻陷《尼子家》的居城《月山富田城》,《尼子家》敗走。《毛利元就》一舉而成為《日本西國》的當然霸主。《毛利元就》一生計謀迭出,有《謀神》的稱號。一生中只曾吃過5次敗仗,是《戰國時代》中打勝仗勝率最高的人。在遊戲中,這時的《毛利元就》擁有20個城池據點,49名武將,實力排在第2位。

(勢力範圍:日本西部以及中國一帶。)

~~~~~~~~

《第3位》~《武田信玄》(《志》:《王道執行》、《甲州法度次第》以及《甲州金》)

《武田信玄》{武田晴信},是《武田信虎》的兒子。其父親《武田信虎》就是《甲斐守護大名》。其後據說《武田信虎》施行了暴政,激起了《甲斐》百姓的不滿。於是,《武田信玄》聯同《板垣信方》、《甘利虎泰》、《飯富虎昌》等人趁《武田信虎》出訪《駿河》的時候發動兵變。最後將《武田信虎》放逐到《駿河》,終生不得回《甲斐國》。由此,《武田信玄》繼承了《武田家》《家督》之位。其後,《武田信玄》擊退了由《信濃》來的入侵勢力。在幾度戰爭下,《武田信玄》終於平定了《信濃》。其勢力由《甲斐》擴展至《信濃》一帶,實力大增。之後,《武田信玄》與《今川家》和《北條家》一度蒂結《三國同盟》。期間與《越後守護大名上杉謙信》於《川中島》進行過5次大戰。其中除了《第4次川中島之戰》,雙方發生過激烈戰鬥外,其餘都只是維持兩軍對峙的狀態。而在《第4次川中島之戰》中,《武田信玄》雖然獲得最後的勝利,但也同時犠牲了其弟《武田信繁》以及《武田家》的著名軍師《山本勘助》,可以說是慘勝。其後,《武田信玄》攻陷《箕輪城》,勢力伸延至《上野》西部一帶。後來,《三國同盟》破滅,《武田信玄》入侵《今川家》的領地,成功佔領《駿河》一帶的地方。自此,《武田家》的勢力達到《關東》、《東海》一帶,是為《武田家》勢力最盛的時期。此時,《武田信玄》有上洛的野心,企圖《挾室町幕府將軍之名》號令天下,達到統一全日本的目標。但是要上洛到達京都,一定要經過《三河》、《尾張》之地。《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不會貿然地讓《武田信玄》通過。最後,《武田信玄》與《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聯軍,於《三方原》展開大戰。最終《武田信玄》於《三方原之戰》中獲得大勝。這是《織田信長》一生中最畏懼的其中一個敵人(另一個是《上杉謙信》,《織田信長》一生中最畏懼此二人)。不愧為《甲斐之虎》之名。《武田信玄》一向深諳《孫子兵法》,在其《風林火山之旗》上,寫有《孫子兵法》的名句:「疾如風,其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而《武田信玄》旗下的《武田騎兵》亦威震天下。在遊戲中,這時的《武田信玄》擁有13個城池據點,51名武將,實力排在第3位。

(勢力範圍:日本中部地方一帶。)

~~~~~~~~

吳獅皇
(2018年1月24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