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日星期二

習近平主席表明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政策與香港本身所遇到的問題


    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在7月1日的演說中,表明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政策,主要有幾個大點。第一,絕不容許挑戰中央的權力。第二,始終維護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施行。不走樣不變形。第三,香港要謀求發展,要抓緊機遇,不然就會「蘇州過後無艇搭了。」強調國家是根,是本,只要倚靠祖國,香港才能茁壯發展。第四,加強對年青人對國家民族意識的宣傳。只要在一國底下,任何不同政見也可以溝通。尤其是這一句,展現了在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誠意。

    當然,今天有很多年青人不滿。無論是在生活上、學業上、職場上、買樓上車以及和內地人的文化差異上等的問題上都遇到很多困難、磨擦、看不見出路,看不見未來和希望。他們不認自己是中國人,這種趨勢有說是始於2007年開始的。與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先生所說實在有出入(這些年青人大多是在回歸後才出生的)。逐漸形成本土的思潮。開始有人打著港獨的旗號。實在源於上述所講的問題。

    香港房屋問題嚴重,連住都成問題(希望可以增建過渡性的房屋)。加上學業壓力大測驗考試多玩樂少,細細個就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希望可以進行教育改革,改變測驗考試多的惡習)。出到來社會工作之後,除了專業人材人工是不錯之外,很多有大專學歷的人人工低微。有說20年來沒有增長過(甚至乎人工不升反跌)。由於香港工業早就失去了,形成工種越來越偏窄,香港年青人向上流動的機會少,看不見未來和希望(希望能夠讓年青人有更多創業的機會)。今天要買樓上車除了靠父母之外,香港年青人要靠自己去買樓談何容易。甚至乎去到極艱難的地歩了(希望可以實施更多壓抑樓價的措施)。自從香港回歸之後,和內地人接觸頻繁。兩地文化差異容易造成很多磨擦。尤其是2003年沙士之後內地自由行。香港是彈丸之地,難以承受大量內地自由行來港。實在說句,地鐵都迫爆人。更何況是出面市容(希望可以實行配額制,有限度放內地自由行來港,因為香港實在應付不到幾千萬的內地遊客了)。另外每日150名的名額,亦是對香港沉重的負擔。一年有幾萬名新移民來港,的確是會出現很多問題的(希望可以減少毎日的名額)。

    父母對子女,用慈愛尤勝過嚴厲。好希望在上的中央政府領導人相信香港人。香港人很多事情(包括內部事務),我們可以自己解決得到的。放下更多權力讓香港人處理好香港的事情,更能有助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和諧,結合得來仍然保有一國兩制、香港資本主義和自由的生活方式(就算是到了2047年或之後也不變),豈不妙哉。

吳獅皇
(2017年7月4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