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星期二
銀龍茶餐廳(2)~《中期》
《退出樂富冬菇亭》
當時《銀龍冰室》正在越做越有之際,然而正因為夏天天氣浩熱的關係,再加上廚房的異常高温,就算賺到錢也會熱死人。《坡哥》心裡在盤算著。最後,《劉榮坡》(坡哥)決定退出《樂富冬菇亭》,將《銀龍冰室》易手他人。然而《銀龍》的老字號招牌並沒有因此而消失。
《葵涌石蔭創出一片天》
恰巧,《劉榮坡》(坡哥)的父親《劉才隆》劉老先生在葵涌石蔭邨一帶有一個出租的舖位。這個舖位曾租給經營《洋服店》,然而當時《手做洋服店》已經開始日漸式微,終因捱不住而結業。後來又曾租給經營《手製傢俬店》(應該是木造那種!?),由於手製的傢俬比較耐用,貨如唔輪轉下亦難逃結業的命運。在舖位難覓租客之下,於是《劉才隆》劉老先生決定將舖位收回自用改為經營《茶餐廳》。遂與兒子《劉榮坡》(坡哥)商討有關事宜。
兩人決定棄用《冰室》的名號,正式轉型改為經營《茶餐廳》。並將《茶餐廳》命名為《銀龍(粉麵)茶餐廳》。時年為1986年6月18日。第一間《銀龍(粉麵)茶餐廳》在葵涌石蔭路84號正式開業。《劉榮坡》(坡哥)更邀得昔日好友阿秉前來舖頭幫忙經營。當時,《坡哥》負責對內舖頭出品的工作,而好友阿秉就負責舖頭對外樓面的工作。二人默契十足,終令到舖頭生意不錯,站穩陣腳下來。《銀龍冰室》雖然消失了,但《銀龍(粉麵)茶餐廳》卻在葵涌石蔭創出一片天來。
《荃灣開分店打下堅實的基礎》
《銀龍(粉麵)茶餐廳》在打穩基礎之後,點子特別多的《坡哥》遂謀劃開分店之事宜。恰巧此時,有一名記者是相熟的客人。他眼見荃灣眾安街有一個旺舖頂讓在報紙刊登的廣告,頗為適合經營《茶餐廳》的。於是便提議《坡哥》去看看。誰能估到,荃灣眾安街的店舖會成為日後的金牌店舖之一呢。
《坡哥》經過一輪觀察之後,《銀龍(粉麵)茶餐廳》決定進駐荃灣眾安街140號,成為《銀龍(粉麵)茶餐廳》的第2間店舖。時年為1990年。由於當時《銀龍》首創經營廣東式的(粉麵),有別於一般的《茶餐廳》,這一種創新為《銀龍》打開了一條新路。亦由於進駐荃灣眾安街140號站穩了陣腳,遂為《銀龍(粉麵)茶餐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時勢做英雄荃灣店舖生意滔滔》
當時,《荃灣》是新興的衛星城市(新市鎮)。是轉車的中轉站。附近一帶工程頻繁。及後《玫瑰園計劃》的進行,亦帶旺了《荃灣》的人流。不少寫字樓文員、工程師、建築工人、物流等行業人員都在這裡進進出出。再加上《荃灣》不斷新增居住人口,亦令到眾多食肆生意大增。正所謂時勢做英雄,《銀龍(粉麵)茶餐廳》亦受惠於當時的環境,生意滔滔做到無停手。
《仿效昔日冰室送外賣的做法》
然而《銀龍》當時位於荃灣眾安街140號的分店,舖內僅能容納7張枱的位置而已。就算生意滔滔做到無停手也難有大作為。《坡哥》於是靈機一轉,仿效昔日冰室送外賣的做法。少至一件《西多》、一杯《奶茶》照樣送到。除了擴闊客源之外,亦贏得口碑,致使《銀龍》生意節節上升。並於同年(1990年)在荃灣川龍街和(1991年)在荃灣眾安街65號開設分店。
《自家製魚蛋和其他食品創佳績》
短短三年間(由1992年至1994年),《銀龍》再在兆和街、通菜街和眾安街開設分店。1992年,《坡哥》為求突破,於是創出《自家製的魚蛋》和《辣椒油》,推出市面後反應良好。其後相繼推出《牛腩河》、《雙丸河》、《三寶河》和《四寶河》等,均贏得了客人的口碑和歡心,好自然創出佳績來。
《創立家庭式小菜套餐》
而當時的環境,不少市民一般入息不高,不少是住進唐樓的《板間房》之內。又因為市民要胃口奔馳,無瑕兼顧煮晚飯。因而產生出《無飯家庭》的詞語出現。《坡哥》於是又靈機一觸,創立《家庭式的小菜套餐》。這些《家庭式小菜套餐》,連餸帶飯,包《例湯》,還附送《奶茶》、《咖啡》,天天新款。兼且包括堂食和外賣。顧客逐漸覺得一個二,三十元的小菜套餐還要便宜過自己去買餸煮飯。而且天天新款,像是百吃不厭似的。於是《家庭式小菜套餐》深受顧客的歡迎,亦令到《銀龍》生意更上一層樓。《銀龍》遂逐漸成為《港人的飯堂》。
《附:童年時的小回憶》
說來也巧,在童年回憶中,好像亦曾經光顧過在葵涌石蔭路84號的《銀龍(粉麵)茶餐廳》。當時爸爸在葵涌上班,所以不時一家人都會在葵涌一帶去逛街的。記得有一次,好像曾經光顧過石蔭路的《銀龍(粉麵)茶餐廳》。有點印象是見過《坡哥》和《秉哥》,不過印象已經好模糊了。依稀記得當時在這裡吃過《牛腩河》!?(如果記錯的話,很大機會是《沙嗲牛肉麵》了)和飲過《凍阿華田》。不過只是幫襯過一次而已。
吳獅皇
(2017年6月20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