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星期三

為何戰略遊戲會無春秋戰國時代呢


    如果一提起戰略遊戲,多數人都會想到不是《三國志》就是《信長之野望》了,那我不禁要問為何戰略遊戲會無《春秋戰國時代》呢?雖然《三國》和《日本戰國》時代勢力和人物都眾多,但是在中國歷史中,《春秋戰國時代》亦是有很高的潛力可以開發成為一個內容豐富的戰略遊戲的。當中入面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就已經值得去(投資)製作出戰略遊戲了。其中《戰國七雄》-《秦》、《楚》、《燕》、《韓》、《趙》、《魏》、《齊》,很多人都知道,但您又知唔知道《春秋五霸》是哪五霸呢?也許您會說,是《齊恒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以及《宋襄公》。但其實這個答案只是中學課本的其中一個答案而已。而且還只是《史記》的說法。

    原來在歷史學上並無統一的說法的。但是有一點很有趣的是,如果從《古代典籍》通常的6種說法中(包括《史記》、《辭通》、《四子講德論》、《白虎通·號篇》、《漢書注·諸侯王表》以及《筍子·王覇》,再加上《白虎通義》的兩種說法,加上來就是8種的說法中,《吳王》竟然屢屢榜上有名。《吳王闔閭》當中佔了3次,其兒子《夫差》亦佔了1次。而中學課本中,除採用《史記》的說法之外,亦有採用《筍子》的說法的。即是《春秋五霸》中,《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佔有兩個席位也就不出為奇了。當時《春秋時代》,中國南方崛起了兩國,就是《吳》和《越》兩國。歷史中有名的《吳越爭霸》就是出自吳越兩國了。

    歷史中令到小小吳國變成春秋時代強國的《吳王闔閭》、繼承父親位置打敗《越王勾踐》的《吳王夫差》、鼎鼎大名《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輔助《吳王闔閭》幾乎滅了《楚國》、另一位輔助《吳王闔閭》的大臣《伍子胥》有份大破《楚國》的國都《郢》。另一邊臥身嘗膽的《越王勾踐》、其謀臣《范蠡》、《文種》和4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單是《吳越爭霸》的歷史故事已經夠資格出遊戲了。而《春秋》乃至到《戰國》時代,還有很多出名的歷史人物,包括:《秦王政》、《李斯》、《蒙恬》、《屈原》、《齊恒公》、《管仲》、《田單》、《荆軻》、《蘇秦》、《張儀》、《孫臏》、《吳起》、《樂毅》、《廉頗》以及《蘭相如》等等。可見《春秋戰國時代》同樣內容豐富,絕對有資格可以製成像《三國志》和《信長之野望》的戰略遊戲的。期待不久的將來會見到這隻遊戲的出現就好了。

吳獅皇
(2017年4月5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