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星期二
對循道小學的回憶(3)(小學篇)
當時循道小學課室出面的操場都是硬地來的,其兩旁都是一排排的課室,但感覺上已有種陳舊的感覺了。而兩邊課室的盡頭處就是教員室的所在。中間位置的校長室就有如兩邊的分界線一樣。被中間公廁分隔開兩邊是當時地下學校的典型特色。由於另一邊已經丟空了,同這一邊燈火通明形成強烈的對比。更顯得另一邊有一種陰森可怕的感覺。
由操場出面回望課室,的確有種陳舊的感覺。但鮮橙色的木門依然堅立著,帶給人一種醒目的感覺。而課室上方位置有一排排的玻璃扇窗(以長方型的玻璃方塊來開合),同課室入面另一邊一樣有相同對稱的設計。課室入面學生所坐的位置是一張張全木製的枱和帶鐵架鑲木板的櫈。由老師専用的木枱為界線由左至右(有數行)一排排一直伸延到課室最尾的位置。
上方是古舊式的長型橙色光管燈(不是4支就是6支燈了),還有古舊式的白色扇業吊扇。而老師専用枱後面就是大大個的長方型黑板了。下方打橫凸出的橫條位置還放有像黑色絨球隋圓型的粉刷和粉筆(有時是白色的粉筆加上顏色的粉筆,有時只有其中一樣而已)。黑板上面是木製的廣播聽筒,由黑色網點(或是木板的網點)的板塊處會廣播出校方傳來的聲音。
課室的盡頭處,就是學生的壁報板了。學生們精心設計的壁報板,一般會貼上顏色艷麗的圖畫紙,然後再佈置一下。壁報板上會貼有學生們的美勞畫作。能夠貼得上壁報板,在當時也是學生們的一種榮耀來的。
而課室的另一邊,近門處會放有一個(或幾個)木製打橫的矮身兩邊掀門式的書櫃。上方同樣是一排排的玻璃扇窗(以長方型的玻璃方塊來開合),當時稱之為天窗。醒目的鮮橙色木門,原來是作為逃生用的緊急門。有事時,學生們可以利用逃生木門離開課室,出到學校的外邊。童年時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讀書了,不知道循道的舊生還記唔記得呢。
吳獅皇
(2016年7月12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