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

談論重現避風塘的飮食文化


                                                                                       70年代銅鑼灣避風塘面貌。

                                                                                70年代銅鑼灣避風塘,水上艇家以駁艇(或舢舨)作為流動的水上食肆,成為當時避風塘的一大特色。

                                                                                大約60至70年代左右的香港仔避風塘面貌。當年香港仔避風塘美食享譽一時。名聲絕對毫不亞於銅鑼灣避風塘。

                                                                                大約60至70年代左右,香港仔避風塘水上海鮮艇和水上駁艇舢舨食肆。


    在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先生的《地方營造-香港人的海濱》一文中,我特別注意到他所講關於傳承避風塘的歷史文化感到興趣。避風塘的飮食文化由50年代至60年代開始形成,到70至80年代為之最鼎盛的時期。當中以銅鑼灣避風塘的歷史最為悠久。建於1883年。當年除銅鑼灣避風塘之外,香港仔避風塘亦曾經享譽一時。不少外國人為品嚐獨特的避風塘美食,不遠千里迢迢而來,為的就是在駁艇(或舢舨、海鮮艇)之內享用避風塘的美食。

    如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先生真是有意承傳避風塘飮食文化的話,應該認真考慮重現當時避風塘的獨特色彩。例如,准許在駁艇(或舢舨、海鮮艇)內煮食和招待客人,而不是只接載客人到水上餐廳去用膳(固定的位置不能移動的)。而外國遊客當年就是看中可於避風塘的駁艇(或舢舨、海鮮艇)內一邊用膳,一邊乘坐著駁艇(或舢舨、海鮮艇)遊覽四周的景色。這在外國遊客的心目中必定留下深刻的印象了。令他們興趣盎然,增加了再度重臨香江遊覽的機會。

    所以,如果能夠原原本本地重現當年避風塘的飮食文化,必定會對香港旅遊業有著正面的幫助的。其實,不單止是銅鑼灣避風塘,香港仔避風塘也應該一視同仁(既然要重現,就應該連香港仔避風塘也一併考慮在內了)。再講,新一代的年青人,對於避風塘的飮食文化實在是非常陌生。如果能夠重現翻當年避風塘獨特色彩的話,對於新一代的年青人能夠認識過去香港獨特的文化必定大有裨益了。

吳獅皇
(2016年5月30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